發(fā)帖
評論
『鐵甲雜談』 大家來說說自己的家鄉(xiāng)和家鄉(xiāng)的特產(chǎn)吧~~~
-
ljqboy2002 2018-03-11
我們寧波的湯圓,奉化的水蜜桃,慈溪余姚的楊梅,都很有特色哦
回復(0)
-
老啝 2018-03-11
我是正宗的客家人,來自廣東梅州市五華縣,五華阿哥硬打硬,話里岸硬就岸硬{:soso_e113:},如果你來梅州了就一定要嘗試以下幾種特產(chǎn) 梅州綠豆餅 梅州牛筋糕 梅州姜糖 梅州鹽焗雞 梅州娘酒,又名老酒 梅州梅菜 梅州沙田柚 梅州客家釀豆腐 梅州沙田柚
回復(0)
-
QQ120069594 2018-03-11
贛南 的橙子絕對了有名的哈哈
回復(0)
-
飯醉份子 2018-03-11
當然是真的咯,一鍋飯放一抓香米進去,就很香很香。
回復(0)
-
Constructionman 2018-03-11
涪陵的榨菜是我小時候的奢侈品啊,現(xiàn)在吃泡面也不會忘了買一袋{:3_53:}
回復(0)
-
小姐這 2018-03-11
重慶涪陵最出名的是涪陵榨菜。
回復(0)
-
瘋狂悍馬 2018-03-11
回復 1# 海軍中士 我的家鄉(xiāng)在福建廈門,我們這最最出名的就是同安封肉,具體的歷史我不是很清楚,抄襲點來看看吧閩南同安區(qū)“封肉”。是將整塊的肉裝盆,加蓋入籠蒸熟之,上桌才掀蓋,所以叫作“封肉”。在當?shù)仡H有名氣,每當人們辦喜事或建新房,舉辦筵席,都忘不了“封肉”。僑胞回鄉(xiāng)探親時,也一定要吃這道家鄉(xiāng)風味菜。據(jù)說,正宗同安封肉非常嫩 ,將筷子插在封肉上,筷子在倒下的過程中就可以把封肉切開。 封肉的來歷說法之一 “同安封肉”據(jù)傳是為紀念王審知被敕封為“閩王”而創(chuàng)制的食品。五代后梁開平四年(910年)王審知被封為“閩王”,授其方形大印。當時居住在同安地面的官員為慶祝他敕封“閩王”,舉辦了一場盛宴。席間一道佳肴,就是將豬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塊,配上佐料(香菇、蝦米、板栗等),用黃巾(即用白紗布浸煮北辰山的所產(chǎn)黃梔子葉而成)包裹,形如大印,下鍋蒸煮,食時肉香撲鼻。四方形封肉恰似封王的大印,包裹的黃布猶如束印黃綾,布包為“封”。封者,“敕封”也,所以就叫“封肉”。 時至今日,“同安封肉”已經(jīng)成了廈門乃至閩南地區(qū)的一種特色食品,每當人們辦喜事,建新房,都少不了“封肉”。許多老臺胞和老華僑,還把這種獨特烹制方法帶到臺灣和海外。逢年過節(jié),他們也自制封肉,讓其后輩品嘗家鄉(xiāng)的特色美味,培植他們思鄉(xiāng)的情愫。許多海外僑胞回家鄉(xiāng),必定親點一道封肉大快朵頤,并驕傲地大談這是“阮兜的封肉”。 說法之二 據(jù)說很早以前,同安有種習俗---請神出巡。每當佛祖出巡時,沿途的居民必定要煮上咸稀飯讓轎夫、信徒及遠道而來的游客們品嘗。那時,人人都認為:哪家的粥比較受人歡迎,哪家就能受到神的保佑,來年那家就會財運亨通,興旺發(fā)達。因此,家家戶戶都想盡辦法,用上上等料力爭把粥煮得最好。 某村,有一人,家里很窮,他渴望自己也能向別人一樣煮一鍋讓人垂涎的粥,讓人吃個精光,圖個好運。因此,他變賣所有家當,然而,卻只能換得一塊不大的方形三層肉。他想,如果把肉切成小塊,放入粥里,就如同大海里的金子閃爍不了光芒,發(fā)揮不了作用。于是,他想了一個辦法:用醬油把整塊肉上色,配上幾種調料煮熟,然后放入煮好的粥,頓時,整塊肉油光發(fā)亮,整鍋粥香氣四溢。看到的人都贊不絕口,這肉真香呀!人們不約而同地端起碗盛粥,一碗接一碗。也許是不好意思,還是于心不忍,人們始終沒有把那塊肉夾到自己的碗。 說也奇怪,經(jīng)過幾年的努力,那個人就成了富翁,過上了幸福的生活。人們嘖嘖稱奇,紛紛仿效他的做法。然而,每家的做法都做方肉,口味一樣,就吸引不了人,因此,大家開動腦筋,采用不同的做法,加上不同的配料,集眾人之智慧,方肉越做越好吃。后來人們發(fā)現(xiàn)用紗布包裹燜燉熟的方肉最好吃,于是這種方法延續(xù)至今。由于“方”與“封”在閩南語中音相同,日子久了,人們把“方肉”叫成了“封肉” 。
回復(0)
-
cheng3651268 2018-03-11
沒人上四川菜。。?
回復(0)
-
錦溪沙場 2018-03-11
回復 28# 錦溪沙場 第一張那是柚子 大家吃過吧?????
回復(0)
-
zxiaobing2250 2018-03-11
回復 15# 獨臂大俠 {:3_63:} 好無語······下次來來湖南郴州 俺請你喝喝 ···
回復(0)